48h黃金期阻擊病毒!奧司他韋憑什么成為抗流感首選用藥?
2025-02-18 18:29 互聯網
近期,流感病毒的活躍傳播引起廣泛關注。隨著氣溫驟降和季節交替,流感病例在全國范圍內顯著增加,特別是在冬季和早春季節,流感的傳播風險加大。
國家衛健委于1月20日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5年版)》,新版方案推薦了目前已上市的幾種對流感病毒有效的藥物,包括奧司他韋、帕拉米韋、扎那米韋等。與2020年版方案相比,2025年版明確指出奧司他韋等藥物為流感治療的重要選擇。
奧司他韋是全球唯一被批準用于流感治療和預防的口服藥物。自問世以來,憑借其顯著的療效和安全性,廣泛應用于全球多個國家,并獲得權威指南的推薦,如WHO《2024年流感臨床實踐指南》和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流感預防與控制建議(2024-2025)》等。

根據IQVIA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抗流感藥物市場中,奧司他韋的使用量占比超過九成,在中國市場更是達到96%。


那么,奧司他韋為何能成為抗流感的經典藥物并占據主導地位?以下是幾大原因:
1.廣適用:奧司他韋適用于全年齡段的流感患者,且可用于3個月齡以上人群的流感預防。
2.強療效:
快速退熱:研究顯示,在出現流感癥狀后的48小時內服用奧司他韋,90%的患者能在服用第一劑后36小時內退燒。
降低重癥: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的研究發現,早期使用奧司他韋可以有效減少住院和嚴重肺炎的風險。
縮短病程:一項涵蓋15個國家、超過3000名患者的研究表明,奧司他韋能夠使患者早1天康復。
3.低耐藥:奧司他韋的耐藥率長期維持在低水平。WHO官網聲明顯示,人類病例的流感病毒序列未顯示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如奧司他韋)耐藥的標記物。美國兒科學會也指出,全球耐藥率保持在0.5%-0.6%之間。
奧司他韋的低耐藥率,表明其安全性高,分析原因與奧司他韋作用機制可能直接相關。其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細胞表面神經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從被感染的細胞中釋放,減少流感病毒的傳播。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活性位點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不易變異。
因此,奧司他韋作為一款幾乎能覆蓋全人群的抗流感藥物,不僅能在感染初期抑制病毒擴散,降低重癥風險,縮短病程,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堪稱全年齡段流感防護的“守護墻”。
瑪巴洛沙韋是新一代流感神藥嗎?
在今年的流感季節,一款抗病毒藥物瑪巴洛沙韋因其“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的特點,迅速走紅,引發了民眾搶購潮。這款藥物由日本鹽野義藥品公司研發,并與瑞士羅氏制藥聯合推廣,2021年在中國上市,但早在2018年,它就在日本和美國獲批上市銷售。該藥在兩國上市初期銷量一度上漲,但兩年后銷量驟減,且使用受限,現已幾乎不再使用。據羅氏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瑪巴洛沙韋的全球銷售額為1.52億瑞士法郎,主要來自中國。


瑪巴洛沙韋在2023年推出了適用于5-12歲兒童的混懸劑,成為國內熱議話題。然而,全球其他國家,包括原產地日本,該劑型銷量為0。

為什么瑪巴洛沙韋在海外不受青睞?4個主要原因!
耐藥性問題 瑪巴洛沙韋在2017-2018年廣泛使用后,日本報告出現未服用過瑪巴洛沙韋的嬰兒及其家人體內檢測出對瑪巴洛沙韋耐藥的甲型流感病毒突變株。意味著瑪巴洛沙韋耐藥病毒株已出現人傳人的傳播能力。美國FDA也對該藥發布了警告,指出5歲以下兒童不應使用瑪巴洛沙韋,耐藥性高達40%,5-12歲的耐藥率也高達16%。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僅在依從性差或無法耐受其他治療時,才考慮使用瑪巴洛沙韋作為奧司他韋的替代。


與此同時,在瑪巴洛沙韋原研國家日本,日本感染病學會對瑪巴洛韋在12以下兒童的使用也采取了慎用的態度。在2023年11月27日修訂的《關于瑪巴洛沙韋使用的新建議》警告:在12歲以下兒童中使用瑪巴洛沙韋需謹慎。

該藥中國版說明書亦表明,在兒童患者中,甲型/H1N1和甲型/H3N2病毒感染后,發生與瑪巴洛沙韋敏感性下降相關的給藥后氨基酸突變的總發生率,分別達24%和65%
療效與安全性問題 美國FDA不良事件報告顯示,瑪巴洛沙韋在兒童中的不良事件占較高比例,且有嚴重不良事件發生,包括熱性譫妄、脫水等。藥品說明書中的不確定“免責”信息也引發了公眾對其安全性的擔憂。
超長半衰期引發的潛在風險 這樣一款在海外被限制使用的藥物國內走紅與社交平臺上鼓吹“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密切相關。瑪巴洛沙韋的半衰期長達90小時,意味著服用瑪巴洛沙韋體內徹底清除時間約需要17-30天。目前該藥物沒有已知的特效解毒劑,一旦出現服用過量,難以通過透析等方法快速排除,一旦發生藥物過敏,需要一直進行抗過敏治療直至藥物完全從體內清除,這一過程長達20余天。

這不僅增加了過量服用的風險,還可能影響其他藥物的使用。特別是與多價陽離子藥物、抗酸藥、鐵、鈣等補充劑的相互作用,可能帶來不良后果。
適用人群有限 瑪巴洛沙韋適用于5歲及以上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并不適用于5歲以下兒童和大多數流感高危人群。然而,一些不適合的群體也通過社交平臺購買該藥物。對此,美國兒科學會和日本感染病學會均提出了使用限制。

為什么瑪巴洛沙韋在中國受熱捧?
盡管在海外市場上銷量幾乎為0,在國內瑪巴洛沙韋“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這一特點廣泛傳播,受到過分追捧。然而,這種說法忽視了藥物的超長半衰期。實際情況是,藥物代謝緩慢,因此只需服用一次。但這一特點也帶來了過量服用和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
此外,雖然有部分自媒體將其稱為“新一代流感神藥”,但相關研究表明,瑪巴洛沙韋與奧司他韋在治療效果上的差異并不顯著。因此,稱其為“神藥”并不準確。
流感病毒卷土重來,如何理性選擇藥物?
隨著甲型流感的卷土重來,流感病毒的感染風險增加,導致抗病毒藥物需求大增。在臨床試驗和實際應用中,奧司他韋的副作用相對較少,流感癥狀出現后的48小時內服用奧司他韋,能夠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且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覆蓋了主要的流感病毒類型。公眾在選擇藥物時也要理性看待每種藥物的特點,避免盲目跟風。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并在出現流感癥狀時及時就醫。
此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馬艷良主任提醒公眾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并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以便盡早接受治療,抓住“48小時治療黃金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