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挑戰到突破:組態技術推動工業自動化升級
2023-09-01 09:11 互聯網
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計算機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們對工業自動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種類繁多的控制設備和過程監控裝置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使得傳統的工業控制軟件已無法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傳統的工業控制軟件,當工業被控對象一旦有變動,就必須修改其控制系統的源程序,導致其開發周期長;已開發成功的工控軟件又由于每個控制項目的不同而使其重復使用率很低,導致它的價格非常昂貴。通用工業自動化組態軟件的出現為解決上述實際工程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方法,因為它能夠很好地解決傳統工業控制軟件存在的種種問題,使用戶能根據自己的控制對象和控制目的的任意組態,完成最終的自動化控制工程。
工業自動化組態軟件,又稱組態監控系統軟件,是指數據采集與過程控制的專用軟件,也是指在自動控制系統監控層一級的軟件平臺和開發環境。這些軟件實際上也是一種通過靈活的組態方式,為用戶提供快速構建工業自動控制系統監控功能的、通用層次的軟件工具。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組態軟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市場上自動化組態軟件種類較多,其特點以及應用場景也各有不同。
自動化組態軟件產業鏈上游包括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設備以及操作系統、開發工具、中間件等,這些軟硬件產品通常包括數據采集、監控、控制、數據分析等核心功能,以及可視化界面、數據庫管理、網絡通信等輔助功能,為組態軟件集成提供基礎。中游為自動化組態軟件研發及系統集成。在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等領域,組態軟件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設備和系統中,實現對設備、生產過程的監控、控制和管理。因而自動化組態軟件被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汽車工業、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化工、能源等諸多領域。
國外許多優秀組態軟件是在英文狀態下開發的,它具有應用時間長、用戶界面不理想、不支持或不免費支持國內普遍使用的硬件設備、組態軟件本身費用和組態軟件培訓費用高昂等因素,這些也正是組態軟件在國內不能廣泛應用的原因。隨著國內計算機水平和工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自動化組態軟件的市場需求日益增大。近年來,一些技術力量雄厚的高科技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相繼開發出了適合國內自動化系統使用的組態軟件。目前,我國本土組態軟件供應商在技術、市場、服務方面已趨于成熟,形成了比較雄厚的市場和技術積累,我國自動化組態軟件產業迅速擴張。2024年,中國自動化組態軟件行業市場規模為161.7億元。
天津潤偉達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正式成立,公司一直專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核心產品是DCS系統、SIS系統、工業軟件等。集工程設計、成套、服務于一體,擁有全面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的EPC總包能力,并可為工業自動化工程提供全面的技術咨詢、系統設計、產品配套、系統集成、安裝、開發、調試、培訓、維護等全面的服務。目前,天津潤偉達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輻射華北乃至全國的工廠智控服務商頭部企業,技術創新性、客戶認可度和市場占有率均居同類企業前列。
天津潤偉達的前身是天津明信達科技有限公司,在明信達成立之初,國內DCS系統被國外品牌壟斷,國內企業使用的DCS產品幾乎全部來自橫河電機、艾默生、西門子等一眾外資品牌,國資品牌產品幾乎無人問津。就是在這種艱難時刻,時任明信達總經理的楊建,頂著內憂外患的壓力,在內部矛盾和同行看衰的環境下,堅持自主研發,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攻克DCS技術難關,通過和天津潤偉達的合作合并,不斷加大研發和生產規模,經過10余年的研發攻關最終掌握工業自動化智控核心技術,并在化工、煉油、環境、電廠等多個領域慢慢推廣并取得傲人成績。
除了在智控工廠軟件業務板塊取得絕對優勢之外,楊建還帶領天津潤偉達發力SIS儀器儀表領域。2022年和2023年,楊建帶領團隊成功研發三款精密傳感器“防腐性差壓變送器”、“無線壁掛式溫濕度變送器”和“防凍壓力變送器”,解決了復雜工業環境下數據采集的難題,市場占有率不斷攀升。由于產品極具新穎性和創新性,正在申請國家專利保護。
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掌握的核心技術包括“工業智控”系列軟件,以及“精密傳感”系列儀表。技術領軍人楊建表示“未來的工廠將是數據驅動、自主優化、遠程可控的。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技術創新,讓這一切成為現實。”他對工廠自動化控制探索的技術體系,正助力制造企業邁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續的未來。
撰稿:李易天
編輯:王柔柔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