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電力概念股有中國海油、寧德時代、長江電力、中國核電、中國廣核、國電南瑞、華能水電、陽光電源、龍源電力、上海電氣等232家上市公司。綠色電力龍頭股是哪幾只?南方財富網概念查詢工具為您整理綠色電力龍頭股的相關信息。
內容導航:
一、綠色電力龍頭股一覽
龍頭1、永福股份:公司業務有工程技術服務。
龍頭2、華能國際:公司主營業務為煤炭發電和熱力。
龍頭3、晉控電力:公司業務有電力商品、熱力商品生產和銷售。
龍頭4、華銀電力:公司業務有發電業務。
龍頭5、長江電力:公司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業務。
二、綠色電力股龍頭的近日情勢
永福股份:龍頭
近5個交易日股價上漲3.63%,最高價為26.57元,總市值上漲了1.76億。11月19日消息,永福股份11月19日主力資金凈流入1289.5萬元,超大單資金凈流出39.35萬元,大單資金凈流入1328.84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出408.93萬元。
華能國際:龍頭
近5個交易日股價上漲2.16%,最高價為6.94元,總市值上漲了23.55億,當前市值為1087.88億元。7月9日消息,華能國際資金凈流入315.73萬元,超大單資金凈流出701.05萬元,換手率0.48%,成交金額3.62億元。
晉控電力:龍頭
近5日晉控電力股價上漲2.25%,總市值上漲了1.85億,當前市值為82.15億元。2025年股價上漲5.24%。9月13日該股主力凈流出6.02萬元,大單凈流出6.02萬元,中單凈流出92.8萬元,散戶凈流入98.83萬元。
華銀電力:龍頭
回顧近5個交易日,華銀電力有3天上漲。期間整體上漲3.03%,最高價為3.34元,最低價為3.16元,總成交量2.15億手。7月5日消息,華銀電力主力凈流出298.68萬元,超大單凈流出237.6萬元,散戶凈流入285.56萬元。
長江電力:龍頭
近5日股價上漲0.69%,2025年股價下跌-6.91%。7月5日消息,資金凈流出5491.58萬元,超大單凈流出6220.07萬元,成交金額16.64億元。
三、綠色電力上市公司龍頭的業績如何
永福股份(300712)
永福股份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4.48億元,同比增長25.03%,歸母凈利潤328.13萬,同比-47.19%;每股收益為0.02元。
華能國際(600011)
華能國際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655.9億元,同比增長0.46%,歸母凈利潤29.59億,同比-52.69%;每股收益為0.15元。
晉控電力(000767)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37.77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6994.65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0.62%;毛利率11.4%。
華銀電力(600744)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6.17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894.69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1.67%;毛利率7.94%,每股收益0.02元。
長江電力(600900)
長江電力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315.22億元,同比增長17.27%,歸母凈利潤166.63億,同比31.81%;每股收益為0.68元。
四、綠色電力相關股票還有哪些
1、遼寧能源(600758):公司從事煤炭、電力的生產和銷售,城市供暖及提供工業蒸汽。2025年3月20日,近3日遼寧能源股價上漲9.39%,現報4.260元,總市值為56.32億元,換手率5.17%。
2、保變電氣(600550):公司業務有大型電力變壓器及配件的制造與銷售。3月20日收盤消息,保變電氣600550收盤漲10.04%,報8.550。市值157.45億元。
3、韶能股份(000601):公司從事清潔可再生能源。韶能股份截至15點收盤,該股漲10%,股價報5.280元,換手率14.37%,成交量1.55億手,總市值57.05億。
4、天能重工(300569):公司業務有風機塔架的制造和銷售。3月20日天能重工3日內股價上漲8.73%,截至15點,該股報5.270元漲6.25%,成交4.38億元,換手率8.31%。
5、廣大特材(688186):公司主要從事特殊鋼材料。截止收盤,廣大特材報23.700元,漲6.04%,總市值50.78億元。
6、通裕重工(300185):公司主營業務為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3月20日消息,通裕重工開盤報價2.54元,收盤于2.700元,漲5.88%。當日最高價2.8元,市盈率54。
7、新特電氣(301120):公司主要從事鈦及鈦合金的生產。3月20日消息,新特電氣開盤報價10.04元,收盤于10.650元,漲5.65%。當日最高價11.19元,市盈率56.05。
8、運達股份(300772):公司從事風力、光伏發電。3月20日消息,運達股份最新報13.280元,漲5.4%。成交量3194.31萬手,總市值為104.5億元。
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并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的未來,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