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財富網概念查詢工具數據顯示,太陽能光伏發電概念股:
一、科士達:
從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科士達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27.42%,過去五年凈利潤最低為2020年的3.03億元,最高為2023年的8.45億元。
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新能源及數據中心關鍵基礎設施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儲能系統和產品、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產品線(光伏逆變器、智能匯流箱、防逆流箱、直流配電柜、監控系統等)、數據中心關鍵基礎設施產品線、電動車充電系統產品線的研發、制造和一體化解決方案應用開發。儲能業務方面,公司可提供逆變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智能能量監控系統等核心儲能系統,推出針對電力調頻和微網等全能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中國,俄羅斯,英國,索馬里,蘇丹,阿聯酋,韓國等國內外住宅,工商業廠區,荒漠區,高原區及南極極寒地區等。
近7日股價下跌16.35%,2025年股價下跌-2.6%。
二、方大集團:
從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公司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0.8%,最高為2022年的2.83億元。
近7日方大集團股價下跌7.71%,2025年股價下跌-4.79%,最高價為4.15元,市值為40.38億元。
三、銀星能源:
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8.12%,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20年的1896.44萬元,最高為2022年的1.11億元。
公司建成投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6萬千瓦,控股股東已運營光伏電站15.33萬千瓦。
在近7個交易日中,銀星能源有4天上漲,期間整體上漲16.12%,最高價為5.98元,最低價為4.79元。和7個交易日前相比,銀星能源的市值上漲了8.54億元。
四、中國動力:
從中國動力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五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5.83%,過去五年凈利潤最低為2022年的3.36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9.91億元。
公司投資3.99億元建設太陽能電池項目,項目整體竣工投產后將形成40萬MW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生產能力。另投資1.8億元建設工業電池項目(其可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儲能電源,與太陽能電池項目相輔相成),投產后將形成100萬KVAh工業電池的年生產能力。
中國動力近7個交易日,期間整體下跌3.86%,最高價為21.69元,最低價為22.33元,總成交量1.6億手。2025年來下跌-16.69%。
五、中國電建:
從中國電建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3.8%,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1年的5656.53億元,最高為2023年的6094.08億元。
公司擁有完整的水電、火電、風電和光伏發電工程的勘察設計與施工、運營核心技術體系,公司堅持“控制規模、優化結構、突出效益”原則,加強電力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穩步推進以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水電等清潔能源為核心的電力投資與運營業務,2020年,公司全產業鏈一體化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在能源電力業務領域向全球客戶提供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公司中標、新簽了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125億元)、三峽新能源山東牟平一期300MW海上風電(55億元)、贊比亞三個200MW光伏項目(45.12億元)、越南平大310MW海上風電項目(36.11億元)等重大的新能源項目。
近7個交易日,中國電建上漲0.21%,最高價為4.78元,總市值上漲了1.72億元,上漲了0.21%。
六、海螺新材:
海螺新材從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64%,最高為2023年的-1858.97萬元。
公司產品包括鋁合金光伏組件、光伏邊框、光伏支架等太陽能光伏發電配套材料。
回顧近7個交易日,海螺新材有5天下跌。期間整體下跌15.3%,最高價為6元,最低價為6.33元,總成交量7234.2萬手。
本文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并承擔相應風險。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