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股價波動的底部形態是指股價由下跌轉為上升的轉折點。這種轉折可以是一個急速的過程,也可以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底部股價可能是急劇震蕩的,也可能是平緩波動的,由此形成了從最平緩的潛底到最陡峭的V形底的各種不同的底部形態。按行情的規模大小可將底部劃分為短期底部、中期底部和長期底部。
那么如何區分短期底部、中期底部和長期底部呢?
1.短期底部。是指股價經過一段不長時間的連續下跌之后,因導致短期技術指標超賣,從而出現股價反彈的轉折點。短期底部以V形居多,發生行情轉折的當天經常在日K線圖上走出較為明顯的下影線,在探到底部之前,常常會出現幾根比較大的陰線,也就是說,每一次加速下跌都會探及一個短期底部。短期底部之后,將是一個歷時很短的反彈,這一反彈的時間跨度多則三五天或一周左右,少則只有一天,反彈的高度在多數情況下很難超過加速下跌開始時的起點。在反彈行情中,以低價位的三線股表現最好,而一線優質股則波幅不大。
2.中期底部。是指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之后,借助于利好題材所產生的歷時較長、升幅可觀的上升行情的轉折點。中期底部各種形態出現的可能性都有,其中W形底和頭肩底出現的概率稍大些。中期底部一般是在跌勢持續時間較長(10周以上)、跌幅較深(下跌30%以上)之后才會出現。在到達中期底部之前往往有一段頗具規模的加速下跌。中期底部的出現,一般不需要宏觀上基本思想因素的改變,,但往往需要消息面的配合,最典型的情況是先由重大利空消息促成見底之前的加速下跌,然后再由于利好消息的出現,配合市場形成反轉。在見底之前的加速下跌中,往往優質股的跌幅較大,期間優質股的成交量會率先放大。中期底部之后,會走出一個時間較長(一至數周)、升幅較高的上升行情。這段上升行情中間會出現回調整理。大體來講升勢可分為三段:長一段由低位補倉盤為主要推動力,個股方面優質股表現最好;第二段由炒題材的建倉盤推動,二線股掄番表現的機會比較多;第三段是靠投機性炒作炒作推動的,小盤低價股表現得會更活躍一些。在中期底部之后的升勢發展過程中,會有相當多的市場人士把這一行情當作新一輪多頭市場的開始,而這種想法的存在是能夠走成中級行情而不僅僅是反彈的重要原因。
3.長期底部。是指弱勢行情完全結束,多頭行情重新到來的轉折點,即熊市與牛市的交界點。長期底部的形成有兩個重要前提:其一是導致長期弱勢形成的宏觀基本面利空因素正在改變過程之中,無論宏觀基本面利空的消除速度快慢,最終的結果是必須徹底地消除;其二是在一個低股價水平的基礎上投資者的信心開始恢復。長期底部之后的升勢可能是由某種利好題材引發的,但利好題材僅僅是起一個引發的作用而已,絕對不是出現多頭行情的全部原因,也就是說,市場需存在出現多頭行情的內在因素,才有走多頭行情的可能性。而這種內在因素必須是宏觀經濟環境和宏觀金融環境的根本改善。長期底部的形成一般有簡單形態和復雜形態兩種。所謂簡單形態是指潛伏底或圓弧形底,這兩種底部的成交量都很小,市場表現淡靜冷清,而復雜形態是指規律性不強的上下震蕩,V形底或小W形底的可能性不大,見底之后將是新一輪的多頭市場循環。
可見,作為散戶投資者應當十分重視中期底部和長期底部形成的認識,一旦看準中、長期底部出現,可以下大注去博,而對于短期底部,可以不預理踩為上策,即使確實有興趣進行短線投機,也應遵守反彈的有關操作原則進行。
二、底部操作原則
1.不要指望抄最低點。大部分投資者認為反彈即是底部,擔心錯過買入時機,次日無法追高,但由于搶反彈是高風險的行為,建議投資者千萬不要希望能買到一個最低點。因此等待底部形態成熟后再大量買進,以免在跌勢中被最低點的低點套牢。
2.不要迷信底部量能。價跌量縮,大家都知道,但量縮了還可以縮。所以應當等待大盤指數走穩后,5日均量連續三天迅速增加才可能確認。
3.不要認為底部是一日。俗話說:“天價三天,地價百日”就是這個道理。W底及圓弧底是較為常見的底部形態,絕不要去搶V形底,因為V形底經常就是一個左肩,一買入就有被套住的可能性。
4.底部確認的標準。一般而言,底部出現必須符合三大條件,并從三個方面考慮。技術方面的三大條件:(1)各種技術指標必須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由于各階段其下降趨勢線均有所不同,一般以30日移動平均線為準。(2)從形態上看,過去的最抵底部都會是參考點。如果在一年內有幾次都是在某一最低位置反彈上升的,那么該位置即可認為是一個中期的底部。(3)KDJ、RSI指標的周K線已成多頭排列時,5日均量連續三天迅速增加。在技術方面符合上面三大條件的同時,還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考量:技術面、基本面、其它因素。(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
(責任編輯:張曉軒)